风俗文化

哈萨克人族,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哈萨克人,以他们的热情好客和真诚待人而闻名。无论是陌生人还是多年未见的亲人,他们都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来款待。对于特别尊贵的客人,他们会宰...
135
七月二十二日财神节西宁人的节日中七月二十二是财神节。这天依俗要吃“羊肉糊茄儿”。这道风味菜的做法是:先煮好羊肉,再把洗净的长茄留根切成长条煮好;再与羊肉一起加调料...
128
田社坟上滚馒头在部分西宁人中有种特殊的风俗,即田社上坟,而不是是清明上坟。“田社”是什么节日?有人说是春社,也有人说是春分。其实田17社是古代祭祀田祖即大地之神的节...
92
正月社火闹花灯西宁人的春节风俗与内地大同小异,而唯有社火规模颇为壮观。从正月初七八开始,一直要闹到十六七日。龙舞、狮子舞、旱船等自不待说,而八大光棍、拉花姐等节目...
128
典丽缠绵的平弦在西宁,倘见到手拿茶杯、小凳子,操着西宁话的老头老太太们,他们大半是要到曲艺茶社或小公园,去听西宁平弦、月弦、贤孝以及打搅儿等地方曲艺。西宁地处边陲...
99
享誉中外“西宁毛”“西宁毛,毛中的宝。”这是过去商人们称赞西宁羊毛的话。说是西宁毛,并不产在西宁,而是经过西宁外销出去。解放后,西宁成了羊毛加工的重要工业基地,因...
112
草原风味羊杂碎秋冬时节,羊杂碎摊遍布西宁城。尤其是清晨,饭馆门口灯笼高挂,从门内透出一阵阵的羊肉香味,那是饭馆老板在向过往客人招呼:请来吃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羊杂...
98
西宁风味小吃之酿皮儿在西宁,"酿"字的发音并非常见的niàng,而是ràng。当"酿皮"二字连读时,更是别具一格。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随处可见卖酿皮儿的小摊。摊主们手持菜刀,...
132
别具一格的尕面片面片是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群众最喜爱也最普及的一种面食,西宁人称为“尕面片”。“尕”是方言,小的意思,也含有爱称的成份。面片的做法多种多样。一般...
97
水井巷和高原风味小吃西宁市内最热闹的去处是大十字、东关和西门口。大十字地处市中心,东关有清真大寺,人多自不待说。而西门口既无名胜古迹,又非文化中心,何以也很热闹呢...
129
东关清真大寺西宁是个多民族地区,除汉族外,回族占较大比例,他们主要聚集在东关一带。东关大街路南的清真大寺,就是当地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西宁的一大名胜古迹...
104
登高北山寺,西宁北山寺简介和历史与南山寺相对,便是西宁古城北边的土楼山,山上有北禅寺(也称北山寺)、宁寿塔以及九窟十八洞。“北山云雨”是西宁八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景...
107
西宁踩青南山寺西宁南山,也是西宁人最喜欢的郊游去处。南山也叫凤凰山,山顶有凤凰墩。相传古时候有凤凰栖落过,飞去后还留下了一片彩云。所以人们把“凤台留云”列为西宁八...
163
西宁掠影:悠悠两千年的高原古城当乘坐火车,从甘肃进入青海境内两个多小时,或者乘飞机降落在湟水边上的曹家堡机场,再坐汽车西行一小时左右,穿过小峡口,便到了西陲古城、青...
106
为什么每个中国,都有一个虚岁 我们都是从哪来的?我们都是从母亲的子宫来的,就是生命的起点,你们觉得是呱呱坠地的时候吗?我们之所以每个中国人有个虚岁要加一岁,原因就是...
95
气典: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度。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冬。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度。冬至这一天,阳光几...
159
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在陕北,重阳节正赶上收割时节,当地人白天忙完之后,等到傍晚月上树梢,就开始吃荞面熬羊肉。吃过晚饭之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山头,点燃...
60
重阳节为什么是酒神节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这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做是重阳必饮、消灾祈福的“吉祥酒”。《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
97
节气典: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寒露:太阳黄经为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自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
78
各地中秋的民俗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所以中秋节的过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福建浦上杭县的女子在拜月时要请月姑:在月光下,摆好香案,上面放着月饼、芋头、...
106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