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典: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2024-05-26 11:22:39  编辑:万年时历网  

节气典: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节气典: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寒露:太阳黄经为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自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度。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所以叫霜降。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树叶枯黄开始凋落。闽台民间在霜降这天,要进食补品,闽南有旬谚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度。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度。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小雪节气后,气温剧降、天气干燥,正是加工和制作腊肉的最好时间。南方一些地方,小雪节有吃糍粑的习俗。古时,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就是糍粑,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就是祭祀事件。九月九日:最受崇拜的神秘数子

九九重阳节在我国节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九九也是国人信仰中最受崇拜的神秘数字。我国共有七个重复日月数字的节令,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重阳),先后都成为习俗节日。《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另外,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日。

重阳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九月已有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据传自此开始有了重阳节求寿的风俗,这个风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影响。九月九大型的宴会活动则是从先秦时庆丰收的宴席中发展而来。

“重阳节”的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已经有了重阳节的风俗。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火仪式

“大火”(心宿二)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在农历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说的就是大火星的退隐。在“内火”时节,要按迎火的仪式举行相应的退火仪式。古时的退火祭仪情形虽很难考证,但从后世重阳节仪中仍能查到蛛丝马迹。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情景。古人将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这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天文知识的增加,“火历”被一般历法所替代,九月祭火仪式逐渐被人们遗忘。但人们对九月所开始的自然物候的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得到流传,不过现如今,其意义已与过去大相径庭。

民众生活中把重阳作为夏冬的交接日。上巳、寒食表示着寒冬已过,能够“春游”了,而重阳则表示秋寒即将来临,要抓紧时间去“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遥知兄弟登高处

登高是重阳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重阳这一天,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义。

西汉《长安志》中就有关于京城九月九日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东晋时在重阳登高蔚为风尚,据《孟嘉传》记载,重阳这一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部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被山景陶醉,连帽子被风吹走也不知道。

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一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这说明在当时,登高(也包括插茱萸、喝菊花酒)是避邪除灾的一种手段。

当然,人们登高还要将赏景、吃喝等结合起来,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隋代重阳的风俗与后世已很相似。南宋《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这些诗词都描写出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流行登高之风,《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皇室贵族,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

广州地区,重阳节游客喜欢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登山的习俗流传至今。由于上海没有山,人们便把上海南边的丹凤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之地。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都成为重阳登高的胜地。

重阳在秋天,此时的草木已开始凋零,人们也把重阳的野游活动称为“辞青”,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重阳饮食中最有名的就是重阳糕。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没有特定的制作方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于饵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相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之肉类。又以粉做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梦粱录•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插小彩旗,各日重阳糕。”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和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寓意,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清代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记载了重阳糕的做法:“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蒸上,加上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北京的重阳花糕有独特的做法:先用江米粉加水,用屉布包起蒸熟,然后揉均匀,分成四块,取面一块揉光滑,拍成两厘米厚的片放在案板上,抹一层豆沙馅,再铺一层江米面,用这种方法铺四层面、三层馅后,上面放煮熟的栗子、桃仁、瓜仁,要码严实,撒上金糕丝、青梅等即成。也有两层或三层的,中间夹桃仁、松子仁、温朴及青梅等果料。早年南来顺的花糕是用黄色黍子面(黄米面)、白色江米面、黑色豆沙馅,一共六层,看上去层次分明,颜色鲜艳,中间撒果料葡萄干、瓜子仁、金糕丁,四周边放金糕条。佩茱萸、簪菊花

古时,人们在重阳节有佩茱萸、戴菊花的风俗。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人们认为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有的佩戴在臂上,有的用茱萸制成囊佩戴的,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唐代有在重阳戴菊花的习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菊花来相赠佩戴的。《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正值重阳前后,贾府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将菊花插在头上,贾母簪了一枝大红的,刘姥姥被人“横三竖四地插了一头”。北宋盛行重阳赏菊

菊花开放在九月,其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和“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气度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寓意。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一部分。唐代诗人写菊花的作品比比皆是,可见赏菊风气的盛行。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在当时的《金瓶梅》、《红楼梦》等书中都有记载。《水浒全传》第七十一回写了梁山英雄重阳赏菊的场面: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作菊花之会。但有下山的兄弟们,不论远近,都要招回来赴筵。至日,肉山酒海,先行给散马步水三军一应小头目人等,各令自去打团儿吃酒。忠义堂上遍插菊花,各依次座,分头把盏。堂前两边筛锣击鼓、大吹火擂,笑语喧哗,觥筹交错,众头领开怀痛饮。马麟品箫,乐和唱曲,燕青弹筝,各取其乐。

现在,各大公园也在重阳期间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种种造型,十分美观。

节气典: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