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神话雏形来自《诗经》

2024-05-23 09:56:46  编辑:万年时历网  

牛郎织女神话雏形来自《诗经》

牛郎织女神话雏形来自《诗经》

《诗经·小雅·大东》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当时织女、牵牛只是天汉银河的两个星宿,并未形成神话。1978年在湖北汉江随县发掘出土的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有一个漆箱,箱盖上以篆文书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关于二十八宿恒星系统最早的、最完整的记载,其中牛、女二宿写作牵牛和婺女,可见这两星宿的名字由来已久。

战国末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当时的七月初七是一个带有某种禁忌的日子,而不像如今是一个吉利的日子。这是因为织女和牛郎受河阻隔没有成婚,或者当时民间就认为七月初七带有某种禁忌色彩,只是用牛郎织女来强化这一习俗。据研究,上古春秋二季是男女自由婚配的季节,随着我国封建思想中对于女子行为的一些约束,男女之间的自由交往受到限制,为阻止男女的传统聚会,因此出现了七月初七结婚禁忌这一说法。

《古诗十九首》就有对这一情形的描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代后,七夕所表现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婚恋禁忌日逐渐演化为男女的良宵欢会日,由凶日变为吉日。牛郎织女的悲剧传说演化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这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扩充、演变,更表达了民众的情感需要。

从晋朝开始,人们把七月七日当做欣赏天庭欢会、祈求人间幸福的良宵。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六朝时期完全消解,汉魏以后,女性常利用七夕这一节日来表达自己的爱情。

七夕节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不断丰富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使这一传说更为故事化,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在民间传说中,“天帝之孙、王母娘娘之外孙织女织布之暇,常浴于银河。牛郎备受兄嫂虐待,分家时仅分与一老牛。时天地相去不远,银河与凡间通连。牛郎遵老牛之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结为夫妻。经数年,得一儿一女,男耕女织,幸福美满。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怒遣天神捉逮,王母恐天神疏虞,亦亲往。织女被捉,号哭与夫及子女痛别。时老牛垂死,嘱牛郎剖其皮,衣之登天。牛郎如其言,担子女追去,且及,王母拔簪划空,顿成滚滚天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每年七夕鹊桥相会。”这个神话传说就是民间节日——七夕节的起源,而且其节日风俗也与这一传说有着渊源关系。

7世纪,“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节”传入了日本,并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以七夕为主题的七夕星歌《万叶集》是日本的第一部诗歌集,该诗集对日本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现在很多日本人还坚信七夕故事乃是本土文化。不过,中国作为七夕故事起源地的观点得到不少实际深入研究者的承认。1991年,一批日本游客根据《万叶集》关于牛郎织女相会地点“天河口”,即今湖北襄樊的老河口,称此地是“汉水连天河”的注释,专程来“老河口”拜访“牛郎织女”的遗迹。七夕的星语心愿现代七月七之夜,讲述牛郎织女故事还作为我国一些农村的一项重要民俗。这天夜晚,一村的男女老少坐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听老人讲述牛郎织女那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七夕夜站在瓜果架下,或放一盆清水,就能够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所说的绵绵情话呢!

织女是一个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的仙女,每年七夕之夜,凡间的女子都会向她乞求智慧和灵巧的手艺,当然也会向她祈求美满的姻缘,所以七月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在每年充满浪漫气息的七夕之夜,女孩子们供上各种时令瓜果,对着皎洁的明月祭拜,乞求女神能赐与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能早日遇到自己的心爱之人。由于过去女性地位卑微,婚姻的好坏决定着她们一生的幸福与否。所以,古往今来,每年的七夕之夜,无数的女孩子都会对着星月祈祷自己的美满姻缘。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