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华语圈里的狂欢

2024-05-17 14:25:28  编辑:万年时历网  

春节

华语圈里的狂欢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凡是承袭华语文化的地方,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是华语圈的集体狂欢,它把各个角落的承袭华语文化的人联结起来,为人们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是我们的精神符号,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中国的春节相传最早出现在尧舜时期。在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已经有关于古人春节生活的记载,并且还记载着古人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习惯。但按照当时的历法,人们完全是靠“观测天象”来确定时间,对于春节的具体日期的判断是否准确,至今还很难确定。直到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启用了由当时的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约等于365日,一个月等于29.5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从那时起,中国农历新年的习俗流传了两千多年。清代一位民间艺人在曲子中这样描写春节:“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爆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首曲子生动地再现了古人新年的真实生活。

到了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吉祥中国·节最热闹、最隆重的古老节日

春节是华语文化圈中传统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

在我国的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一段时间,除夕和正月初一是这个节日的高潮。

岁前驱邪除秽与岁后迎新纳福构成了传统春节的两大主题。几千年来,围绕着春节,在我国民间形成了许多民俗习惯,这些活动大多数都是以祭祀神灵、祭奠祖先、除旧迎新、接喜纳福、祈求丰年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如今,每逢春节,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仪式表示庆祝。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红红火火地过春节,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其间还有放鞭炮、舞狮子、耍龙灯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中国民众的传统时间观念中,时间是一个循环的有机体,它有善有恶,有生有死。“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种往复循环的时间观促使人们在岁末年根举行庄严的仪式将旧年送走。所以古人会在腊月“驱疫行傩”,人们敲起细腰鼓,戴上异形面具,用一种神圣的仪式驱除疫鬼。除此之外,民众还通过扫尘、沐浴、理发等方式除旧。

所谓的“迎新”,人们不仅要穿新衣戴新帽,插花戴胜,还要饮春酒、食春盘。拜年更是岁首的主要活动,人们以这种形式更新与家族、邻里的关系。春节的由来与传说:年兽凶猛

守岁,通俗地说,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据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最早在南北朝时已有熬年守岁的习俗。梁朝的不少文人都写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春节:华语圈里的狂欢

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年”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称它们为“年兽”。年兽面目狰狞,生性凶残,无所不吃,从磕头虫到大活人都不放过,让人谈“年”色变。它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跑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吃人,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就返回山林中去。因为摸清了年兽活动的规律,百姓们就把这可怕的一夜称做“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度过年关的年月日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很可能是“最后的晚餐”,所以置办得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另外,还要在吃饭前供祭祖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能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腊八节:腊月最重大的节日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人们过腊八节的目的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吉祥如意。这种风俗最早始于周代。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用捕获的禽兽祭祖宗。东汉的《风俗通义》记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以看出,“腊”就是打猎,用打来的野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驱逐瘟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驱傩”(驱鬼避疫的仪式)。驱傩活动的参加者要戴上面具,这样,他们就不再是平常人,而是某种神秘力量的代表,可以驱除疫鬼。

在周朝,行傩者头戴四只眼的金色面具,上身穿黑衣,下身穿红裙,左手执盾,右手执戈,率领上百个扮成神兽的人,一边敲鼓,一边前进。东汉驱傩的场面更为壮观。南北朝以后,驱傩活动渗入了游戏的性质,人们会借驱傩的机会,“遍往人家乞酒食”,宋朝时把岁末驱傩称为“打野胡”,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每到腊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讨,俗呼为‘打野胡’,亦驱祟之道也”。这时的驱傩仪式已变成了傩戏。到了明清时,傩舞的娱乐性、表演性更强,而其宗教性就已经很弱了。现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中保存的蒙面舞,汉族地方戏中的脸谱,都是古代傩戏的变种。宋朝人已经开始喝腊八粥腊八节这一天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人喝腊八粥的习俗始于宋代。一般认为,这个习俗起源于佛教。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苦修时,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一个牧女盛了一碗乳粥给他喝,释迦牟尼因此恢复了精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农历腊月初八成佛。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大会,并效法牧女,用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

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说,腊日这天是“君王腊”,佛教称为“腊八”,寺院都要设五味粥,称为“腊八粥”。这种粥除了供佛外,还可以送人。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说的也是腊八送粥之事。明朝编修的《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

到了清代,雍正皇帝把自己在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王公大臣。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经过演变,加上不同的地域特色,品种逐渐丰富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记录了当时腊八粥的做法:“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这种腊八粥做起来麻烦,需要煮一夜,吃起来一定香软可口。

《金瓶梅》和《红楼梦》也记载了当时腊八粥的做法,前者是: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

后者是: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