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生命系统模型

2024-05-22 10:40:29  编辑:万年时历网  

 一般生命系统模型

一般生命系统模型


中国古代人体科学认为,通是产生生命的契机。《管子内业》说:“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此“道”即“通”,气通达了就产生出生命。有了生命会继而产生思想和智慧,人的智慧是事物发展的顶点,而通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前提。

《内经》依据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宇宙整体观,研客各种有限器物,提出了一种以“通”为本质特征的生命系纺模型,至今仍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原文如下: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素问·六微旨》)气功养生学依据这一系统模型来理解人体,因而无论有多少种治气修身的方法,都无一例外地把提高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透水平,以促进“出人”“升降”的正常进行,作为努力的目标。“通则久”,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易学原理,正是气功养生所遵从的根本法则。

对气功原理有较早论列的春秋郑国子产就说过:“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昭公元年))“节宣其气”,即调节疏通体内之气,使其不积郁塞滞(“壅闭湫底”)。子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身体健康不羸。“露”,羸也,瘦也。今人庞明在介绍“捧气贯顶法”时指出:“通过姿式的开合和意念导引的配合,引动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从而畅通人与大自然中混元气的联系。”“上接天气,下引地气,把天空、地中和身体里的混元气在肚脐汇合,使人体、天体的混元气沟通,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①可见练气功可使身体经常保持“通”的状态,即使出现“穷”,也会“变”而“通”。这样,生命自可长久。

对物物相通原理的应用

先请看古人的几条论述:

庞明:《简明智能气功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7428页。“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淮南子·天文训》)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

“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

这些话表明,人体之所以与其生活的大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就是因为人体与天地四方有着普遍多样的相通关系。《淮南子·精神训》说:“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以为无不成也。”精神旺盛而不外泄,就会使藏府气血有条不紊,协调有序,呈现通畅无塞的健康状态。这样,机体的各项功能会得到正常发挥,机体与外界的联系也会顺畅进行。

因此,中国人体科学特别注重考察人体与生活环境、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具体的通应规律,作为临床和养生的依据。发现和研究这种通应规律,正是中国人体科学的重要特点和特殊贡献。如《黄帝内经·素问》日:“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指出了自然界的不同因素,会依“同气相求”的原理而对体内的相应藏府,发生作用和影响。中医学认为,五藏配属五时、五方,即肝属春、东,心属夏、南,脾属长夏、中,肺属秋、西,肾属冬、北。这种配属关系表明,五时五方之气分别与五藏相应相通,从而形成一定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又如《黄帝内经·灵枢》:“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人体之腰以上为阳,与属阳的天、日、火相通。腰以下为阴,与属阴的地、月、水相通。足在腰以下,故足之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通;手之十指在腰以上,故与十天干命名的十日相通。古代医家还发现,人体的肌肤、腠理、毛发、血气与月相、潮汐、五星、大气环流等有通应关系。各个腧穴的开阖则与昼夜时辰相通。故《素问·至真要》云:“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饮誉世界的中国阴阳时间医学和发祥很早的中国古代地理人类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寻找这种通应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除了人体与环境因素相通以外,中国人体科学对人体内部的各种通应关系也作了许多研究,构成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理论的重要内容。如认为,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相表里。肝,其充在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心,其华在面,其交在血脉,在窍为舌。脾,主身之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肺,主气,其华在皮毛,开窍于鼻。肾,主骨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所谓“表里”、“其充”、“其华”、“开窍”,都是指某种确定的通连关系。依中国人体科学,心主神明,系“君主之官”,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素问·灵兰秘典》云:“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这里提出“使道”概念及其通塞问题,并以“心”与“君主”相比类,表明古人认识到,“心”作为全身的中枢,对各组织器官有控制和协调的功能。这种功能以信息反馈为基础,而信息反馈依靠“使道”畅通。“使道”即信道。信道无阻,“心”与全身组织保持经常的信息传递,是正常生命和长寿必不可少的条件。医家和养生家的这一理论可能来源于儒家的上下交通说。“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象传·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象传·否》)古人将这一社会控制原理移用到人体,强调“主明”和“使道”畅通对健康具有要意义。

易学主张,天地万物通则畅茂,塞则枯萎。古代医家应用此理,将血气的通与塞作为划分生理与病理的分界。张仲景说:“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医家认为,很多疾病都与阴阳血气阻塞有关,而治疗则在于设法疏导积郁,恢复气血的流通。《吕氏春秋·达郁篇〉写道:“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精气郁结,血脉不通乃病之根源。此种观点在战国时代已广为医家所采。如扁鹊为虢太子疗疾,指认其病为“尸蹶”,病理在于“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故形静如死状”(《史记·扁鹊列传》)。扁鹊通过针、熨、汤剂,疏通“会气”,使虢太子“死”而复生。据《神农本草经》载,很多药物都有“荡涤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九窍,通血脉”的功效,这正是它们治愈疾病的药理所在。

古代学者依据以上分析提出,养生之道也主要在于恒常地维持人体气血的通畅。《易传》提出的“通则久”,成了中国养生学遵奉的基本法则。历史久远的导引行气,就是促进气血在体内通畅循行的健身方法。子产日:“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表明,养生不仅要劳逸结合,劳作也应适时变换,以后事改前心。这样就可以使气宣通,不会塞阻。《吕氏春秋·尽数篇》:“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功养生术不论是静功还是动功,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提出何种规定,归根到底,是要促进气血的流动,令其畅然。如养生家历来反对暴饮暴食,主张“食莫若无饱”,因为饱则胃充,胃充则胸腹满闷,“气不通于四末”(《管子·内业》)。《吕氏春秋·先己篇》说:“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气血流通与体内的新陈代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此二者正常进行,是祛病长寿的保证。


上一篇:佛陀圆寂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