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对赛龙舟的美好回忆

2024-05-21 10:06:31  编辑:万年时历网  

沈从文对赛龙舟的美好回忆

沈从文对赛龙舟的美好回忆

沈从文祖籍湖南凤凰,凤凰的龙舟每年必赛,连续数天。有人说,凤凰可以没有跳岩,可以没有夺翠楼,但决不能在端午的时候不赛龙舟。如果没有赛龙舟,翠翠不会遇见傩送,也就没有了《边城》。沈从文认为,南方的龙舟竞渡,给青年、妇女及小孩子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决不是生长在北方平原的人所能想象的。他在《过节和观灯》中写道:

大江以南,凡是有河流可通船舶处,无论大城小市,端午必照例举行赛船。这些特制龙船多窄而长,有的且分五色,头尾高张,转动十分灵便。平时搁在岸上,节日来临前,才由二三十个特选少壮青年,在鞭炮轰响、欢笑呼喊中送请下水。初五叫小端阳,十五叫大端阳,正式比赛或由初三到初五,或由初五到十五。沅水流域的渔家子弟,白天玩不尽兴,晚上犹继续进行,三更半夜后,住在河边的人从睡梦中醒来时,还可听到水面飘来蓬蓬当当的锣鼓声。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六百里长的沅水和五个支流一些大城小镇度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

沈从文就此联想到许多用“闹龙舟”作题材的艺术品。从敦煌壁画到宋元著名画家巨作,再到明清象牙雕刻,直到西南的挑花刺绣,都能见到龙舟的影子。

较早出现的龙舟,似应数敦煌壁画,东王公坐在上面去会西王母,云游远方,象征“驾六龙以驭天”。画虽成于北朝人手,最先稿本或可早到汉代。其次是《洛神赋图卷》,也有个相似而不同的龙舟,仿佛“驾玉虬而偕逝”情形,作为曹植对洛神的眷恋悬想。虽历来当做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手笔,产生时代又可能较晚些。还有个长及数丈元明人传摹唐李昭道《阿房宫图卷》,也有几只装饰华美的龙凤舟,在一派清波中从容荡漾,和结构宏伟建筑群相呼应。只是这些龙舟有的近于在水云中游行的无轮车子,有的又和五月端阳少直接关系。由宋到清,比较著名的画还有张择端《金明争标图》,宋人《龙舟图》,元人王振鹏《龙舟竞渡图》,宋人《西湖竞渡图》,明人《龙舟竞渡图》,……画幅虽不大,作得都相当生动美丽,反映出部分历史真实。故宫收藏清初十二月令画轴《五月端阳龙舟图》且画得格外华美热闹。春秋时人们就开始食粽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又叫“筒粽”。吃粽子的传统由来已久,粽子花样品种也多种多样。从粽子的制作与食用看,粽子是我国南方民族的传统食品,也是南方传统的祭品,以“粢”祭神的习俗,在江南稻作区源远流长,粽即粢类食品。荆楚地区很早就有了裹饭祭水神的风习,据南北朝的《拾遗记》记载,周昭王溺死于汉水后,人们在水边立祠祭祀,暮春上祀之日,“禊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

东汉末年,人们就已经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为水中含有碱的成分,用菰叶黍米包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就是人们在包粽子的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多种辅料,品种增加了很多。当时,粽子还被人们用作交往的礼品互相赠送。

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代时,粽子品种丰富,《岁时杂记》说,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筒粽、丸子粽等,还有“蜜饯粽”,即把果品加进粽子里。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改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粽子不仅自吃,还要赠送给亲戚朋友。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泡糯米、浸粽叶、包粽子。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以北京枣粽为代表;南方则有豆沙、火腿、鲜肉、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梁实秋先生曾经这样描写过吃粽子的节俗:据说粽子本来是为屈原先生吃的。皆因这位三闾大夫当初在楚国做官,颇想做一些真正福国利民的事业,竟因不善投机,得罪了人,不能得志,急得形容枯槁,又黑又瘦。有一天到江边散步,一时想不开,抱起一块大石头来就跳下水了。如其只有屈原先生才配吃粽子,恐怕这些年来粽子的销路不会甚畅罢。今天虽然是粽子节,但是我们也不能厚着脸吃两个粽子就算完事。《钟馗捉鬼图》还是不妨悬挂悬挂,尤其是在上海这个多鬼的地方。我们自己没有实力驱鬼,把一纸图画高高悬起,虽然鬼卒未必因此引退,我们总算尽了心,慰情聊胜于无了。佩饰带来好运

古代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给女孩子梳妆兴打扮,女孩子们头上插石榴花,换上新衣裳,有些地方还做各种佩饰剪纸“虎镇五毒”戴在女孩们的身上。已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探望家人。姑娘们在端午这一天可以成群结队盛装出游,玩耍嬉戏,所以端午节又叫女儿节。有诗咏道:“都人重午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小孩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大多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用丝布包着,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老北京的女孩们,在端午节前常常把棉织丝缎剪成各种式样,并用五彩丝线绣成王字或五毒虫等图案,年年有翻新,真可谓是女红竞巧。

佩戴五色丝线的习俗源远流长。据东汉末应劭著《风俗通义》说,佩戴五色丝线是为了“以示妇人蚕功也”。后由于东汉永建年间大疫、刀兵不断,人们用五彩丝线祈祷消除灾祸,并称这五色丝线为“续命缕”。女人们简单地以五色丝线合股编制成绳,系在臂膀或手腕上;也有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在颈项上的;还有的用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献给长辈。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祛疾”,儿童则在脖子上系百索,据说是“为屈原缚蛟龙”。山东日照的人们则在端午节给儿童缠上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可以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佩艾虎是端午的重要习俗。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者剪裁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或者身上。端午节饰戴艾虎的习俗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裁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人们将艾剪成小虎,或者在所剪的彩虎上粘上艾叶,戴在头上用来避邪。宋代还有穿艾叶虎衣的习俗。现在有些地区,外婆和舅舅还要为新出生的小外甥准备虎头帽、老虎衣,由外婆在端午节前,送到女儿家。到了端午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给小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老虎衣。端午插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节日活动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清扫庭院,采来菖蒲、艾条插在门楣,或者悬挂在房间里。人们还用菖蒲、艾叶、蒜头等制成艾虎、花环等佩戴,不仅美丽芬芳,还可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在门上、室内悬艾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在疾病流行的时候,在室内点燃艾绒,用烟熏,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就已认识到艾的药用价值,《孟子·离娄上》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生不得。”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艾是可以治病的。用艾治病的方法是把艾叶制成艾绒灼烧以灸病。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这一天人们都洒扫庭院,除了在家里挂艾枝、悬菖蒲,还要在院子里面洒上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也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黄历查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